中新網11月6日電 據中國軍網海軍頻道報道,潛艇,現代軍艦中*神秘的艦種,它靠隱蔽自己消滅敵人,被稱為神出鬼沒的“水下殺手”。而噪聲是潛艇的致命弱點,因為在反潛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,“被發現就等于被消滅”。
30年間,從長江邊的追夢學子到國防科研領域**專家,何琳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凝結成了一個心愿——把潛艇“藏起來”。
何琳是海軍工程大學某研究所所長、教授、博士生導師,軍隊杰出專業技術人才,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。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、發明**3項,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。今年,他率領創新團隊獲得“軍隊科技創新群體獎”。
30年,何琳一路攻堅克難,先后研發出五代艦船隔振系統裝備和系列核心元器件,使中國在機械系統隔振領域躋身國際先進行列。
“潛艇噪聲太大,就會被敵人發現,成為活靶子”
1981年,懷揣著對大海無限向往的何琳,高分考取了海軍工程學院輪機工程學科施引教授的碩士研究生。從此,他與大海打起了交道,與艦船減振降噪技術結下不解之緣。
當時,國防科技現代化建設剛剛起步,國內大多數艦船的減振設備都依賴進口或研仿,沒有自主知識產權,裝備保障也受制于人……
“潛艇噪聲太大,就會被敵人發現,成為‘活靶子’?!焙瘟盏膽n慮,正是部隊指揮員心中的傷痛。經過深入細致的調研,何琳暗下決心,瞄準潛艇的這一“軟肋”,向聲隱身技術發起強有力的沖擊。
他主動向上級匯報,申請承擔了潛艇隔振裝置研制任務,帶領課題組經過數年調研 、上萬次實驗,*終攻克某潛艇隔振降噪技術難題。
隔振裝置使設備振動與艇體“絕緣”,但噪音還可以沿著連接在機械設備上的各種管道向外傳遞,潛艇還是很容易“暴露”自己。
那年,何琳隨潛艇出海演練。他所在的潛艇卻在一場水下對抗中落敗。原因是潛艇下潛到一定深度,艇上連接機械設備的接管就開始膨脹,不敢潛得更深,以至于被發現。這要是發生在戰時,后果不堪設想。
1963年4月10日,美國“長尾鯊”號核潛艇因為海水系統管路發生破損,使海水大量涌入機艙,導致潛艇沉沒。
為絕緣沿管道傳遞的振動噪聲,潛艇上需要使用特殊的接管。多年來,國內只能采用一種落后笨重的管接頭來替代,既沒有降噪效果,又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。向發達國家提出進口該產品,但遭到拒絕。
“要走我們自己的道路,發展有中國特色的減振降噪技術,核心技術必須自主創新,不能受制于人?!泵鎸Ь?,何琳的韌勁上來了,“我們自己動手研發?!?/p>